槓桿投資可使風險倍增

2009年5月26日



在現今的低息環境下,有些投資者或會想到透過借貸加大投資額,以期增加潛在回報。不過,這種槓桿策略可能會令投資者招致他們無法承擔的損失。

慧博士在最新一期專欄文章《借貸投資要三思》,以舉例方式及真實個案向投資者解釋槓桿投資為何有如一把雙刃劍,雖有助提升潛在回報,但同時會為投資者帶來額外風險。

有些投資者會透過借貸,增加他們的投資本金,藉此賺取更高潛在回報。這做法稱為"槓桿投資"。然而,槓桿投資雖可增加利潤,亦可倍大虧損。投資者借貸作出投資後,若抵押品的價值跌至低於指定水平,便會被放款人追收保證金。如投資者未能及時繳付保證金,放款人便有權將投資者部分或全部資產變現,以償還有關貸款。最壞情況下,投資者可能會招致高於最初投資本金的虧損。

慧博士說:"以借貸進行投資,即`以小博大'的槓桿投資策略只適合能承受額外風險的投資者。由於槓桿投資會增加風險,投資者在決定以借貸作槓桿投資前,必須確保這種策略適合個人的財務狀況、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。"

慧博士是證監會創作的虛構人物,他透過專欄與公眾分享他的投資智慧及監管理念。

〈慧博士專欄〉逢每月最後一個辦公的星期二刊發。專欄載於證監會〈學‧投資〉網站的〈慧博士〉環節內。歡迎投資者透過電郵,向慧博士提出意見和問題(電郵地址:InvestEd@sfc.hk)。




最後更新日期 2009年5月26日